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

國泰: 擬買30架A350-900飛機 作價78億美元


空中巴士 A350-900

國泰: 擬買30架A350-900飛機 作價78億美元
日期: 2010-09-16 HKT 13:59

國泰航空公布,將向空中巴士購買30架A350-900型飛機,基本價格約78.2億美元(約608.4億港元)。

公司聲明稱,預期於2016-19年接收該批飛機,公司將以銀行貸款、公司其他債務工具及營運產生的現金支付購買價。

國泰航空表示,空中巴士飛機將補充及擴充公司機隊的可運載量。

國泰航空今早逆市高收1.72%,報20.7港元,中段最高曾升3.2%。
++

國泰與空中巴士簽署買賣協議,國泰向對方購買30架A350-900型號飛機,以提升負載能力。

交易作價約78.2億美元,即是超過608億港元。

空中巴士將於2016年起分3年交付。新客機可以減少25%的燃油成本,主要運作歐洲及北美等長途航線。

國泰行政總裁湯彥麟(Tony Tyler)表示,目前集團現金流充裕,暫時未有需要就購買飛機進行融資,飛機交付後,才會有融資安排。

他又指,目前持有的21架波音747型號客機,將於未來6至7年退役。
++

國泰行政總裁湯彥麟表示,對本港航運市場有信心,認為未來幾個月,載貨量及載客量能夠維持強勁增長。

提到內地有航空公司推出廉價機票,他表示,會對集團業務有影響,但並不評論集團的機票定價會否受壓。

又指,票價由市場需求及業界競爭而定。業界競爭一向大,亦見到有趨勢會加劇。

對於有指英航及伊航組成國際航空集團(IAG),有意洽購多間航空公司,國泰為其中一個目標。

湯彥麟回應指,集團並沒有亦無意與任何人傾談併購計劃。
++

2010-09-21


波音 777-300ER

國泰航空公布,將向飛機製造商波音購買6架777-300ER型飛機,基本價格約16.05億美元。

集團表示,購買飛機的代價將分6期以現金支付,預料在2013至2014年接收這批飛機。

集團在本月中,亦已落實向空中巴士買入30架A350-900型飛機,基本價格78.2億美元。

貿發局調查: 指第三季出口指數 仍在擴張水平


貿易發展局 首席經濟師
梁海國

貿發局調查: 指第三季出口指數 仍在擴張水平
日期: 2010-09-16 HKT 15:02

貿發局調查指,第三季出口指數輕微下跌至56.2,維持在50以上的擴張水平,反映短期內出口以較慢速度增長。

至於出口內地市場的指數就由第二季的56.8,下跌至52,反映本港輸往內地的出口表現雖然持續增長,但步伐會放慢。

調查又顯示,認為內地勞工成本上漲的受訪企業,由第二季的84%下跌至79%,57%的受訪企業表示,在過去3個月的勞工成本上升逾1成。

主要是由於內陸省份經濟增長,令當地人到沿海出口地區打工的意欲降低,出口企業招聘困難,導致勞工成本上升。

另外,調查亦反映企業處理成本上升的方法,64%受訪企業表示,會將成本轉嫁予買家,54%拒絕過低的訂單,53%會推出售價較高的新產品。

港商面對內地勞工成本上升,貿發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建議,港商可調整生產基地佈局、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,及善用CEPA的放寬措施,把握未來內陸省份城鎮化為零售商帶來的商機。

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

梁鳳儀:與內地監管機構 仍在商討人民幣資金回流機制


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副局長 梁鳳儀

梁鳳儀:與內地監管機構 仍在商討人民幣資金回流機制
日期: 2010-09-15 HKT 12:52

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表示,近日市場出現較多人民幣產品,但她提醒,無論投資者或發行人均要注意當中存在的風險。

由於人民幣仍未自由兌換,雖然證監會確保所有投資產品要披露風險,但她亦擔心金融機構過份創新,會增加潛在風險,故建議當投資涉及結構性產品時,投資者應留意風險。

她說,即使產品發行人,亦要明白到籌得大量人民幣資金後,要處理對沖風險。

梁鳳儀又提到,局方與內地監管機構部門保持密切聯繫,雙方理解到需要在受管制及有額度的情況下,容許境外的人民幣資金回流,但如何進行及運作,本港與內地仍在討論之中。

她透露,目前有不少跨國企業計劃到港發人民幣債,合和基建及麥當勞的發債例子,證明人民幣資金通過直接投資的管道已經暢通。

內地: 首間廉價航空推出199元人民幣 單程港滬機票


上海

內地: 首間廉價航空推出199元人民幣 單程港滬機票
日期: 2010-09-15 HKT 14:42

內地首間廉價航空公司本月底開通,將推出來往香港至上海的廉價機票,由199至399元人民幣不等。

這些特價機票是單程和不含燃油附加費,並且要在網上購買,航班不會提供免費餐飲,假如航班有延誤,公司不會作出補償。

公司計劃開通初期,每日各有一班來往香港和上海的班機,會採用180個座位的客機,強調客機具備最先進系統。

公司亦表示,能推出廉價機票,是因將不必要的服務剔除,將成本下降。

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

貧富懸殊的香港


貧富懸殊的香港

貧富懸殊的香港
2010-09-13

冰封三尺,非一日之寒: 香港貧富懸殊的問題成因非一言兩語能解釋,當中除涉及全球化影響,亦與香港社會的獨特性有關。

在60、70年代,香港仍以工業為主,當時聘請大量低學歷工人。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,資金可自由進出不同地區,導致大量工廠北移內地或遷往東南亞地區。香港經濟從此轉型為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,結果這一群擁有低學歷及抵技術工人的勞動價值大幅下降,最後因供過於求而成失業大軍,貧富懸殊問題漸趨嚴重。

政府現時為失業人士提供培訓津貼,但因其基礎知識有限,成效未見顯著。而不少失業者須顧及家庭經濟負擔,與其花時間和精力學習新知識,寧可到處找散工以維持生計。所以香港經濟雖然成功轉型,但勞動人口未能追上時代要求而「手停口停」,活在貧窮邊緣。

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後,投資風氣漸成。投資買賣要有一定資本,當貧窮家庭連生活也成疑,更遑論藉投資創富。相反,有一定資本的中產或富裕人士,可透過投資買賣的方式增加財富。這更加深貧富懸殊的差距。

戰後嬰兒潮雖為香港帶來大量勞動力,但隨著他們踏入花甲之年,只能退出勞動市場。他們失去工作能力後,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生果金及積蓄過活,有些長者更把大量金錢花在治病,每天僅用5至10元照料三餐。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新住戶收入調查顯示,65歲以上長者的貧窮問題尤其嚴重,有32%(即近27萬人)是貧窮人口。到2030年,香港將有逾25%人口是長者。不少學者認為,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日漸嚴重,長者貧窮問題將更顯著;另外,香港缺乏全民退休保障,令不少長者一直活在赤貧中。

透過人口輸入政策而來港的人中,有不少是內地新來港人士,但其技術及經驗未能符合香港市場的需要。一項調查顯示,65%內地新來港婦女失業,而其平均家庭入息中位數僅為7,600元。他們既不能自力更生,又因未符申請綜援及公屋資格,貧窮問題嚴重。由於內地新來港人士的數目有上升趨勢,但政府支援不足,貧窮人口有增無減,整體貧富懸殊差距因而被拉闊。

在職貧窮亦是加劇貧富懸殊的其中一個原因。聯合國報告指出,香港工人並無最低工資保障,除中年人士及新來港人士外,青年在職貧窮問題亦漸嚴重。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,約有20%的15至24歲青年月入少於5,000元,當中雖有低技術人士,但亦不乏失業大學生。

當初只有少數人掌握新科技,社會財富分布因此不公;但當大量新一代的人掌握新科技,社會財富分布便趨向平等;當下一種新科技浪潮湧至,競賽又再開始。但現時的問題是科技變化太快,掌握科技的時間相對變長,而且成本亦較昂貴,故不少青年就讀專上課程後,難以找到工作,甚至負上高昂債務。

香港一直主張實行低稅制,結果並沒有成功製造財富轉移的效果,反而成為其中一個令富者愈富的重要原因。同時,資本主義下的積極不干預政策,在10年間導致不少大集團壟斷市場,如超級市場、飲食連鎖店等。由於這些集團財雄勢大,不少小本經營的商店難以競爭,這不但減少市民的選擇權利,市場亦因競爭者不足而造成價格壟斷。最後,大眾只能把金錢集中送往幾個大財團手中,造成富者愈富的局面。

政府大力提倡投資移民,吸引外資,提升本地經濟。但現錢流入只集中於樓市炒賣,不但沒有為基層市民帶來經濟收益,更因炒風盛行把樓價和物價推高,貧窮人口的生活更見困難。

香港的貧富懸殊差距在於貧窮人口不斷增加,如果差距持續擴闊,將導致社會不穩定。「不患貧而患不均」故從以上根本問題出發,制定對策,才是解決貧富懸殊的有效方法。

貧富懸殊的香港 Faceboook

網誌封存